【海外升學】中學起當義工曾訪愛滋村貧困山區 90後熱心醫生獲獎學金赴牛津讀碩士

海外升學

發布時間: 2021/02/02 12:32

最後更新: 2024/01/17 14:46

分享:

分享:

擁有高尚醫德,不斷學習提高醫術,是當一名好醫生的重要條件。25歲的梁雅媛(Rachel)剛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,現為實習醫生,她從中學起到醫院擔任義工、亦到訪中國愛滋村服務,令她決心當上醫生,希望為貧困人士提供相宜可行的醫療。而她剛獲選為2021年度「羅德學人」(Rhodes Scholars),將獲羅德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研究生。

Rachel中學就讀拔萃女書院,學業成績不俗,特別喜歡科學研究,她亦享受與人相處,幫助別人,自初中起就到聯合醫院當義工,做探訪工作近3年,聆聽長者的需要,

當時我沒有醫療知識,但透過跟患者聊天,可以了解他們經歷甚麼困難,不但是肉體上,更多是心靈上的擔憂、顧慮。

她亦在這段時間認識醫生的工作,醫生除了為病人提供治療,亦需要與患者家屬同行,即使有時無法令患者起死回生,仍可與家屬一起陪伴患者走最後時光。

探訪愛滋村

熱心助人的性格,令Rachel在中四、中五時當選香港傑出學生及香港十大優秀青年。傑出學生獎主辦單位安排得獎學生,到訪位於安徽阜陽的愛滋村進行義工服務。

Rachel憶述,在愛滋村探訪的兩星期,她了解到很多父母當年是因賣血、共用針筒及體液接觸而感染愛滋病,病情會在10年內發作,又得不到適當治療,很快便離世,遺下不少孤兒,部分遺孤在出生時透過母乳染疫,亦有部分孩子並無感染。

這些孩子很可憐,因為當地人知識不足,以為孩子是剋星,剋死了父母,所以往往沒有人理會他們。

到英美大學交流

DSE後,Rachel考入中大醫學院,向醫學路進發。大二時,Rachel曾到美國布朗大學當交流生,並參與一些非牟利機構的醫療外展活動。在大二及大三的暑假,她亦到英國牛津大學參與流行病學研究,主要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病發的情況,需要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,同時給予她機會與其他學者進行討論,擴闊眼界。

牛津的教學很務實求真,亦具啟發性,無論是世界多知名的教授,都會跟我們有傾有講,教學氣氛濃厚,每個人都很投入研究,令我很想再回去深造。

她亦曾經在國際智庫機構ACCESS Health International與世界衞生組織合作制定區域衞生政策框架,又在多間數碼醫療科技公司研究亞太地區數碼醫療的解決方案。